主旨:提升身心障礙者健康生活品質宣導暨研究計畫 (111/06/09)
文章轉載自: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殘障聯盟)
過去對健康的定義,聚焦在將疾病治癒。根據世界衞生組織1947年的定義「一個人在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的良好狀態,而不只是沒有疾病」,關注在健康是人身體機能、心理和社交生活達到完整的狀態。因此,「健康生活品質」談的是包括人們對生活、家庭、工作和健康等領域等的主觀感受,若以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解釋,達到越高層的人可視為生活品質越高。
目前國內有許生活品質研究,多運用世界衛生組織研發的WHOQOL-BREF量表,評估指標列有六大範疇,包括生理範疇、心理範疇)、獨立程度、社會關係、環境心靈宗教/個人/信念)(姚開屏,2002),主要是了解個人對自己整體生活品質的評價,此六大範疇可謂相當完整。
身心障礙聯盟申請2017年度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經費提出「提升身心障礙者健康生活品質宣導暨研究計畫」,並採用姚開屏教授的臺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WHOQOL-BREF臺灣版)及WHOQOL-DIS-ID的測量工具,探究身心障礙者的健康生活品質遇到哪些困境,其各類身心障礙者之健康生活品質關注面向是否有差異。
本研究結論與分析,受限在不同障礙類別之抽樣人數不足,不同類別身心障礙者跟一般人在生活品質的差異上比較難有精確的推論,希望在以人權公約平權倡議方面能有參考意義。
請於下方下載【2017 身心障礙者健康生活品質研究成果_(公開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