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公告,按Esc鍵關閉視窗。 勞動部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之對策措施『另開新視窗』,按Esc鍵關閉視窗。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專業人員管理應用系統

welcome 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專業人員管理應用系統

Logo: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專業人員管理應用系統圖

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專業人員管理應用系統

相關文章

主旨:從支持到穩定,障礙者進入競爭性職場的關鍵人物:支持性就服員 (114/07/01)

說明

作者: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就輔部主任:陳永賢   阿全,30 歲,思覺失調症患者,自 20 歲發病後未曾離家或工作。父親即將退休,促使家人重新思考他的未來。在父親陪同下,阿全來到職業重建中 心,經職管員多番勸說後,先進入社區復健三個月,培養作息與體能,之後正式由就服員接手。   雖然找工作是就服員的日常,面對阿全的特殊期待仍具挑戰。因 10 年未出門工作,雖已克服搭捷運的恐懼,但他堅持希望能在步行可達的地點工作。就服員深知這段經驗對阿全的重要性,答應三個月內以他的期待進行開發。不同於一般工作媒合方式,就服員以「掃街」方式拜訪附近汽車美容業、餐飲業與公司行號。直到第三天下午,正欲離開時發現一家工廠張貼「誠徵作業 員」的告示,便順勢拜訪。   這間工廠由年輕老闆接手,員工多為中高齡及新住民。初見面時,老闆對聘用精神障礙者充滿疑問。就服員耐心說明服務內容、回應對精神疾病的迷思,如「會不會攻擊人?」「能承受壓力嗎?」等。經充分溝通後,老闆願意調整工作內容,排除操作機台與技術部分,並以月薪 28000 元聘用阿全(當時基本工資為 20008 元)。   雖安排妥當,阿全的職場適應仍困難重重。初期面對工作責任、節奏、人際關係與被管理的壓力,使他情緒波動頻繁,多次想離職。就服員並未急著給建議,而是建立信任、傾聽焦慮、協助釐清感受並學習表達。透過協助與老闆溝通爭取喘息空間,也請老闆在他動搖時以正向方式慰留,加上父親與職管員的鼓勵,阿全撐過了前兩週。   約一個月後,老闆來電反映阿全效率下降。就服員立刻前往,發現他因焦慮出現強迫行為,導致反覆確認工作內容,影響效率。經協助溝通,阿全同意回診,老闆也大方核准病假。就服員陪同回診,醫師建議調藥並暫停工作兩週。雖感壓力,就服員仍向老闆誠實說明,老闆欣然同意,表示同仁都感謝阿全的付出,也期待他早日復原。   兩週後阿全復工,但症狀仍再度復發,最終決定離職、回復健中心。雖然工作歷程不到三個月,阿全卻完成了人生中重要的突破。他學會在壓力中尋求支持、調節情緒、與主管溝通,也了解醫療的協助角色。他從逃避到能有條理表達想法,這些成長無法用履歷衡量,卻極為珍貴。   對精神障礙者而言,就業不只是賺錢,更是重新連結社會、建立自信的重要歷程。這段短暫工作經驗,讓阿全真正體會「原來我可以做到」,也為下一次出發奠定基礎。   就服員不是英雄,卻是支持障礙者前行的重要角色。阿全的故事提醒我們,即便沒有完美結局,每一步努力都值得肯定與被看見。   後記:阿全歷經三年復健,再次接受職業重建服務,在同一位就服員協助下進入清潔業,迄今穩定就業已超過 8 年。